最近一個月,珠江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熱鬧的區域之一。
6月28日,深圳中山首次聯手面向全球招商,總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的深中經濟合作區也首度亮相。相隔約一周,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等部門、企業聯合到翠亨新區調研,研究深中共建高端人才社區。
在深中通道建成通車的最后一年“窗口期”,深中同城以更快的步伐走向現實。
無論是深中同城還是珠江口一體化發展,都需以空間作支撐。地處深中通道西登陸點,翠亨新區是中山東部的戰略“留白”區域,仍有超過5萬畝經營性用地待開發。但不可忽視的是,這些空間并非即取即用。翠亨新區曾在一份土地空間調研報告中指出,轄區內的工業用地低效、碎片化等問題仍較突出,若不改變,深中“通道”也將變“過道”,留不住來自珠江口東岸的資源。
在此背景下,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工作成為新區破題之鑰。在空間整合路徑、空間開發模式和產業項目引進等方面先行先試,以更優的空間迎接深中同城時代,翠亨新區作了這些探索與示范——
創新土地整備模式,加快騰出大空間?!肮じ摹币殉蔀橹猩酵黄仆恋乜臻g體制機制的一場綜合改革。實施“工改”超過500天,中山已出臺78項“工改”政策文件(含內部指引)。作為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,翠亨新區更應沖鋒在前,抓住改革紅利,在“工改”中闖新路,探索更多土地整備的新模式,在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前和深中經濟合作區建設中“搶”出更多連片大空間。
創新空間開發模式,為深中聯動破題。深中經濟合作區是深中兩市首個實體化的合作區,兩市正進一步細化合作區建設路徑。作為合作區的主要范圍,翠亨新區應抓住機遇,用好“工改”政策,發揮更大主動性,為深中經濟合作區的合作開發模式提供更大的創新空間,為深中融合乃至珠江口一體化破題樹立樣本。
堅持規劃先行,優化空間功能布局。與以往不同,深中經濟合作區將以產業協作為重點,翠亨新區應注重招商與“工改”同步,抓住深中兩市聯合招商的機制,引進更多優質企業,同時在合作區周邊科學規劃布局系列產業空間載體,形成“合作區+N”的產業功能布局,最大限度放大合作區效應,不斷深化深中產業一體化。
7月19日,中山市委十五屆六次全會召開。會議發出“再造一個新中山”的總動員,并將改革創新作為中山趕超發展、脫穎而出、再造一個新中山的根本出路、唯一出路。作為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、改革創新的“闖將”,翠亨新區應當仁不讓沖在第一線,在“工改”攻堅戰中騰挪更多新空間,鎖住發展新機遇。
?。ㄗ?雷海泉)
掃一掃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